記得第一堂的在台灣的珠寶設計課程,之後來到新加坡繼續,從過去的欣賞,到之後的學習、臨摹,到最後可以獨立設計,前後也有四年多的時間了。
還記得一年前,有位新加坡客人請我設計一款他想用來求婚的鑽戒,所以我手繪了一個設計圖,自己看著也蠻喜歡的,就用媽媽送我的裸石也製作了一個。這是關於我的設計理念:
「一個連我自己都喜歡的設計圖。
客人說,鑽石要3克拉,因為希望未來很快就有新的家庭成員。那再這樣生下去的話,4克拉、5克拉...。 戒台用了歐式拱橋底部的支架象徵夫妻溝通之橋樑。一生一起走過一座座橋、自己建築橋,無論橋下洶湧暗潮,都能攜手往未來前進。3個小鑽支點,三角形,是幾何學概念中最穩固的形狀。
玫瑰金。玫瑰永遠是愛情的詮釋,女人笑著說浪費錢買花,但誰能抗拒那份用心。黃金加入紅銅,製成玫瑰金,銅,永結同心。」
在去年夏天去了趟歐洲之後,著迷於古典建築的我以「橋」作為設計基礎,當時我是這麼想的。喜歡更多作品可以在Instagram 上搜尋:Haberjew ,之後會慢慢再分享這段時間不同的作品。
「HABER Jewelry Singapore/Taiwan」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Fz0NrFFjMT/?igshid=1qt2h9dt0x00x
#Haberjew 💎
#AmeinSingapore 🇸🇬